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彙集森正夫、陳進金、陳惠芬、吳有能、葉高樹、陳國棟、李和承、邱仲麟、方震華、沈宗憲、陳昭揚、妹尾達彥、金相範、陳俊強、甘懷真及閻鴻中等名家學者,收錄16篇專業歷史論述,跨領域、跨朝代,從極長的時間向度,探討中國史上各種有形與無形的「邊界」!

本書特色

  森正夫/陳進金/陳惠芬/吳有能/葉高樹/陳國棟/李和承/邱仲麟/方震華/沈宗憲/陳昭揚/妹尾達彥/金相範/陳俊強/甘懷真/閻鴻中
  ──16篇專業歷史論述,跨領域,跨朝代,從極長的時間向度,探討中國史上各種有形與無形的「邊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惠芬(Hui-Fen Chen)


  【主編】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研究所 博士
  經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教授
  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著作:《知識傳播與國家想像──20世紀初期拉斯基政治多元論在中國》(專書)、〈知識移轉與國家創新──張君勱對戰後歐洲代議制改造的考察〉、〈世變與抉擇──龔祥瑞的法制人生(1911-1996)〉、〈民初桂系治粵時期的廣東省議會〉、〈陳立夫與1930年代初期的訓政爭議〉等。

森正夫

  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

陳進金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惠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吳有能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

葉高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陳國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李和承

  韓國Seoul Digital大學中國學系教授

邱仲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方震華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沈宗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副教授

陳昭揚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妹尾達彥

  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教授

金相範

  韓國外國語大學史學科教授

陳俊強

  國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

甘懷真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閻鴻中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目錄

三十年來的鄉族研究與地域社會論/森正夫
現代中國的建構:蔣介石及其《中國之命運》/陳進金
跨域的知識流轉:《政治典範》在中國/陳惠芬
從華語流行歌詞看香港人身分的想像、建構與認同/吳有能
繙譯考試與清朝旗人的入仕選擇/葉高樹
寂寞的皇叔──慎郡王允禧(1711-1758)/陳國棟
16世紀中國東南沿海倭寇的走私貿易活動研究/李和承
奔嫁殆盡──明代採選秀女的社會恐慌/邱仲麟
和戰與道德──北宋元祐年間棄地論的分析/方震華
宋代詔葬之研究/沈宗憲 
金代的官員遷轉路徑──以格法為中心的觀察/陳昭揚
從太極宮到大明宮:唐代宮城空間的變遷與都城社會構造的轉型/妹尾達彥
唐代自然災害與民間信仰/金相範 
漢唐之間的「乞鞫」/陳俊強 
五胡十六國時期胡族國家政體/甘懷真 
《史記‧循傳吏列》析疑(新稿)/閻鴻中 

跨越想像的邊界:族群‧禮法‧社會──中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 
會議組織暨工作人員
 
 

序一

  2013年11月30日和12月1日本系舉辦「跨越想像的邊界:族群、禮法、社會中國史學術研討會」。此一研討會主題標示了本系教師的研究專長,也幾乎涵蓋了人類歷史的各種面向。歷史研究者在特定的想像空間中掘發

  史料,任由思考馳騁,解釋歷史,建構歷史。本次會議,參與者眾。不同領域的歷史學者分享研究成果,討論熱烈,跨越了各自的想像空間。

  2014年,本系研擬學術發展特色,決定以「族群論述與國家治理」作為近期學術發展的方向。2015年,本系開始在研究所規劃「中國族群關係史」課程,由呂春盛、葉高樹、陳健文、陳昭陽四位教授擔任不同歷史階段的授課。2016年底,本系進一步籌畫於2017年12月1、2二日召開國際學術研討會。有鑑於2013年研討會成果豐碩,以及族群相關問題至今仍是臺灣受到普遍關注的議題,本系決定仍以「跨越想像的邊界:族群、禮法、社會」作為會議研討的主題,並以「第二屆」冠之。所不同者,2017年的研討會,討論的歷史空間不限於中國,而是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三者兼容並蓄,跨越了中國史的邊界,亦可視為想像空間之擴大推升。就以上諸事觀之,2013年研討會之意義不言可喻。

  2013年研討會籌畫之時,即有於會後出版會議論文集之構想。2017年春天決定著手編輯,並開始與宣讀論文之學者聯繫,請其賜稿,學者亦表支持。本次研討會除有2篇專題演講,另有宣讀論文18篇。其中,陳弱水、黃銘崇二位教授表示論文正在投稿審查中,陳健文教授另有投稿計畫,自是不便納入;劉淑芬教授之論文已在期刊發表,然以該文多達76頁,彩圖10張,惟恐多佔篇幅,謙辭刊載。除以上四者,本論文集共收錄16篇論文,包括1篇專題演講及15篇宣讀論文,其中8篇已在各式刊物發表,獲得同意轉載,在此同時感謝與會所有學者以及本論文集之賜稿者。此外,本論文集編輯期間,承蒙本次會議籌備委員會祕書長葉高樹教授協助指導、碩士班黃千嘉同學擔任編輯助理、博士班齊汝萱、陳鴻明二位同學悉心校誤補闕,李文珠、歐詠芝二位助教與廠商接洽出版事宜,在此一併致謝。

  2013年研討會結束至今,匆匆四年已過。時光荏苒,能夠履行當初承諾,仍是倍感欣慰。本論文集的出版,一方面為研討會留下記錄,一方面在跨界、跨領域幾已成為流行話語之今日,將它分享學界與一般社會大眾,期能激發更廣泛的對話,為知識傳播略盡棉薄之力。付梓前夕,爰作此序,以述其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 陳惠芬
2018年5月25日謹識於師大

序二

  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說:「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出自Victor Hugo, L’homme qui rit)。歷史也是一面鏡子,它呈現了往古的跡象,照亮了當代的鑒戒也映廓了未來的實踐。而歷史學者的責任就是要因應現時社會的訴求,通過嚴謹科學的考證澄清,復活歷史的真實並讓研究成果服務於社會。正所謂:「夫史者,所以記政治典章因革損益之故,與夫事之成敗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癉惡,而為法戒于萬世,是故聖人之經綸天下,而不患其或敝者,惟有史以維之也(出自《南山集•史論》)。」

  多年以來,師大歷史系在致力於保持與發展優秀的學術傳統的同時,也致力於與國際和台灣學界更加緊密的學術交流,不論在中國史、世界史與台灣史方面,都陸續舉辦多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作為國內外學者交流學術見解與學術對話的平台,在學術研究這個層面,師大歷史系是從不缺席的。從2012年陳登武主任任內,本系已著手規劃此國際學術會議,經過一年多的籌畫,在教育部、科技部(舊稱國科會)、文學院等機構的支持贊助;暨本系師長:林麗月老師、陳登武老師、葉高樹老師、呂春盛老師、劉文彬老師、陳惠芬老師,以及其他師長與同仁的辛勤努力與付出,終於在2014年11月29-30日成功舉辦了「跨越想像的邊界:族群•禮法•社會―中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以中國史為範圍,邀集國內外各個斷代、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分就各自的學術專長,針對由來已久、約定俗成或源自想像的各種面向的「邊界」,進行廣泛的省思。為期兩天的研討會議,共舉辦2場專題演講、7場論文研討,發表論文18篇(國外:4篇、國內:14篇),與會人員合計共達325人(國外:5人、國內:320人)。來自海內外多位專家、學者和歷史研究的新生代齊聚一堂,深入研討,精琢詳證,疑義相析,發表了豐碩的成果。在此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的論文題目,更涵蓋了政治、社會、族群、經濟、文化各個面向,並兼及中國史正在發展中的文化論述。透過本次會議,促成中國史研究社群的學者之間的良性互動與相互交流的機制。

  這部論文集即是此次中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濃縮精華,它涵蓋族群、國家建構、政治多元化、身份認同、國家考試、貿易、社會禮俗、官場升遷、婚育制度、都市規劃與佈局、自然災害的應對與民間信仰、國家變革、法制、民族問題、外族政體、信仰與禮儀以及特定歷史人物諸方面,這是各位與會學者在其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因此,這部論文集不僅僅是最前沿的史學研究成果,也足為其它科學領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材料。本人希冀讀者在濟覽這部雖不浩繁、卻嚴謹簡潔,也經得起時間檢驗的論文集之際,能夠在拓展眼界、明晰國家事物發展軌跡層面,獲得真實而又完整的收穫。值此論文集付梓出版之際,爰綴數語,略述緣起與所感,並致誠摯謝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秀鳳 謹識
誌於2018年5月臺北市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65665
  • 規格:平裝 / 552頁 / 16 x 23 x 2.7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本段節錄自〈三十年來的鄉族研究與地域社會論〉⓪森正夫)
 
【前言】
 
1983年9月我住在廈門大學,邀請傅衣凌和楊國楨兩位先生前後舉辦6次的合作研究會。有一次就傅衣凌先生提倡的「鄉族」進行坦誠的意見交流。之後,廈門大學刊出研究會紀要,我也發表相關短文。在此的前兩年1981年,我在名古屋大學東洋史學研究室跟東海地區的同仁和青年研究生們共同召開的中國史研討會上,負責主題報告,即〈近代以前中國歷史研究中的地域社會觀點〉,已經過了差不多30年。今年一月承蒙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邀請我擔任十一月學術研討論會的主題演講,提供的兩個講題當中,有一個涉及「地域社會」論。這時,我想到廈門大學歷史系鄭振滿先生參加1983年合作研究會之後持續研究「鄉族」,近年發表三篇相關的大作。因此我希望藉此機會再次就30年前個人很關心的「鄉族」和「地域社會」這兩個課題進行報告。秉承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的意見,我將題目訂為《三十年來鄉族研究與地域社會論》,第一章主要介紹鄭振滿先生最近的成果和它的研究特點,同時運用附錄的資料。第二章首先敘述1981年我個人有關地域社會觀點的基本報告內容和現在的感想,接著提出對鄭振滿先生相關研究成果的個人淺見。同時期待在場各位先生女士關於今天明清史研究所面臨的課題能不吝賜教。
 
【第一章 鄭振滿氏的鄉族研究】
 
一、作為傅衣凌氏晚年中國傳統社會論的鄉族論和鄉族概念的廣泛性
 
鄭振滿氏在本論的附錄第1部「一、傅衣凌的「鄉族」理論與「多元結構」理論」中,根據自己個人研究總結近年來自身新展開的鄉族論時,首先確認了鄭氏自身所學習並受到很大影響的傅衣凌氏生前對鄉族論的最後見解,可以說就是作為中國社會論的鄉族理論。其敘述如下:
 
「由於新中國特定的學術環境,傅衣凌的鄉族研究直接與『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資本主義萌芽曲折發展』等中心議題相聯繫,因而也特別關注鄉族與『階級鬥爭』、『自然經濟』等社會經濟現象的內在聯繫,這應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這一學術取向無疑限制了鄉族研究的理論視野,難以充分揭示鄉族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與作用。實際上,傅衣凌生前對此已有清醒的認識,並已作了深入的理論反思。」
 

 

 

 

脫髓鞘病變這個疾病對於常人來說似乎很陌生,但它在年輕人群中的高發性和高致命性,近年來也引起了不少的關注。那麼脫髓鞘病變到底是什麼?它的危害有多大?在平時生活里應該如何預防脫髓鞘病變呢? ... ​ 一、脫髓鞘病變是什麼? 脫髓鞘疾病是一類患病原因、臨床癥狀各不相同,但類同特徵相似的一種獲得性疾病,它的臨床表現為神經細胞相對保持完整但神經纖維的髓鞘已經因病脫失。神經纖維上的髓鞘是保護神經元的重要物質,它可以促進神經衝動在神經元上的快速傳遞,因此,患上脫髓鞘病變的患者神經衝動的傳送會受到不同層度影響。 ... ​ 二、脫髓鞘病變的危害有多大? 1、精神障礙。患上脫髓鞘病變的患者由於神經系統出現異常,容易出現情緒激動,強哭強笑和記憶力減退等臨床癥狀。 2、肢體活動障礙。由於神經衝動的傳遞收到影響,因此患者大多會出現腿腳活動不便甚至癱瘓、視覺衰弱、聽覺退化和大小便失禁的情況。 3、多發性硬化。在發病高峰的2至3周內,如果病情沒有得到控制,則病患可能會大腦和腦幹的多處重要細胞和神經,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脫髓鞘病變需要得到及時救治,如果進入發病高峰,病情難以控制,就會危及病人的生命。 ... ​ 三、如何預防脫髓鞘病變? 1、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脫髓鞘病變主要是因植物神經功能損害而導致免疫機能低下,因此平時年輕人應該加強鍛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體質和機體的免疫能力,提高抗病能力。 2、注重神經系統的保護。髓鞘病變屬於神經性的疾病,因此平日裡應該注重神經系統的保護,多吃有益的食物,注重休息,擴張體內的微循環,使神經系統得到充足的供血,預防病毒的感染。 3、及時到醫院檢查。由於髓鞘病變的初期沒有特別的臨床表現,如果我們長期出現頭暈頭痛、四肢麻木的癥狀,此時就應該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確定病灶所在。 總而言之,髓鞘病變雖然對我們是一個陌生的病癥,但近些年在年輕人中呈現出了增長的趨勢。並且,由於它的高危害,甚至致命性,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和關注。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J8N7Ag6.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9604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太平洋SOGO附近髮根蓬鬆燙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台中南區頭髮燙捲烏日兩側漸層髮型推薦染髮店台中西屯霧感流行髮色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台中美式風格的質感男仕理髮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新光三越附近完美的染髮效果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台中南屯染髮推薦東勢自然蓬鬆髮型修改推薦髮廊 台中東區傭懶雲朵捲推薦染髮髮廊 布丁頭的救星推薦美髮沙龍東勢秋冬髮色怎麼選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后里染出滿意的髮色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日韓髮色台中染髮推薦台中北區染出滿意的髮色推薦髮廊 豐原美式沙龍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歐美感挑染推薦台中染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今日最新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